- 主頁
- 下肢血管阻塞 / 糖尿足
下肢血管阻塞 / 糖尿足
Lower Limb Ischaemia / Diabetic Foot
下肢血管阻塞
甚麼是「下肢血管阻塞病」?
- 血管內腔正常是平滑的,可讓血液暢通流過,一旦血液中的膽固醇過多,積聚在血管內壁上,使內腔狹窄,令血流量減少,養份供應不足。
- 下肢血管阻塞是全身血管硬化的主要表徵。阻塞的嚴重程度和心肌梗塞、缺血性中風等有密切關連。
- 以往在香港「周邊動脈阻塞疾病」並不常見,但隨著人口老化、高膽固醇飲食習慣的普及、抽煙人口漸增且年輕化,再加上糖尿病和高血壓患者增多,所以近年香港人血管阻塞的病發率趨升。在香港,「下肢血管阻塞病」的症狀一般被誤以為是年老風濕,因而擔誤治理,加上本港血管重建手術並不普及,往往造成不必要的截肢。
我是否下肢血管阻塞?
- 如果你步行不久,大腿或小腿肌肉便感到疼痛及抽緊
- 夜間卧床休息時,腳趾或腳掌前段感到疼痛,甚至在睡眠中痛醒,可能需將小腿垂於床邊或起床行走來舒緩疼痛
- 足部一旦損傷,傷口便難以癒合
- 雖無以上症狀,以下人士亦很可能已患有下肢血管閉塞
- 長期吸煙
- 長期糖尿病
- 患有血管硬化病如心肌梗塞、中風等
「下肢血管阻塞病」的嚴重程度可以是:
- 無明顯病徵,只是踝臂血壓比值[ABI]少於0.9
- 步行時肌肉疼痛
- 足部潰爛及壞疽等
踝臂血壓比值
- 輕微程度: 雖無明顯的症狀,只是踝臂血壓比值[ABI]少於0.9 ,但也要及早治療,以減緩病情惡化,防止誘發其他缺血性疾病。
- 間歇性跛行:步行時血液需求增加,如血液供應不足,肌肉便感到疼痛及抽緊,休息後疼痛便減退。再次步行,疼痛又重複出現
- 臨界性缺血:
- 靜息痛:嚴重缺血者,即使靜止時血流也不夠,足部因而感到疼痛
- 組織壞死:養份不足以供應修復時所用,一旦受損,傷區便不能癒合,造成潰爛及壞疽等。
其他下肢血管阻塞的症狀:
- 腳部及腳趾麻痺或疼痛
- 雙腳毛髮脫落
- 趾甲脆弱,皮膚萎縮
- 腳部皮膚冰冷
- 腳部的脈博減弱甚至消失
為什麼步行時下肢感到疼痛?
- 步行時肌肉對養份的需求增加,如來不及供應,肌肉便因缺血而感到疼痛及抽緊。休息後疼痛便減退,再次步行,疼痛不久又重複出現。
為什麼腳部長期潰爛?
- 一旦受損,養份不足以供應傷口修復時所用,傷區便不能癒合,造成潰爛及壞疽
長期爛腳難以癒合怎麼辦?
- 應儘快對下肢的血流量作出評估,如確診為下肢缺血,便須及早接受「血管重建手術」,避免細菌感染蔓延,造成足部組織廣泛壞死,甚至需要截肢
如何診斷「下肢血管阻塞病」?
除了病史及臨床表徵外,進一步的檢測包括
-
無創檢查
在無痛及無副作用的情況下測試腳部的血流量。
- 多普勒超聲波 (Doppler) 血流量測試:
包括: 踝臂血壓比值(ABI)、分段血壓 (segmental arterial pressures)
- 腳趾血壓 (PPG toe-pressure)
- 博動容積紀錄 (pulse volume recording)
- 超聲波掃描 (Duplex)
- 多普勒超聲波 (Doppler) 血流量測試:
-
動脈造影術(Arteriogram)
並非用於篩選檢查或初步診斷,術前醫生才會替病人進行「動脈造影」以評估病灶的位置計劃治療的方法。
- 電腦掃描動脈造影術(CT Angiogram)
- 數碼減影動脈造影術(Arteriogram)
局部麻醉後,於大腿動脈作穿刺,然後引入導管,導引至病變的血管,注入顯影劑,再運用X光拍攝血管的輪廓。
- 電腦掃描動脈造影術(CT Angiogram)
如何減慢血管硬化?
良好的生活習慣,可以減慢血管阻塞的惡化:
- 戒煙
- 減少進食含高膽固醇的食物
- 控制高血壓
- 控制糖尿病
- 適量運動
下肢血管阻塞怎麼辦?
下肢血管阻塞的治療
- 預防血管閉塞所導致的死亡及併發症
- 減輕症狀
- 避免截肢
治療方法:
輕微血管阻塞可以採用「保守治療」,當病情嚴重時,則需要施行血管重建手術以增加血液供應,減輕症狀,加快潰瘍愈合,避免壞疽惡化。
-
保守治療
適用於輕微血管阻塞的情況,當中包括:
改善危險因素:- 戒除服用煙草製成品:是減緩病情惡化最重要的一環
- 降血脂治療:低脂肪飲食及服用降血脂藥物
- 積極控制血糖:減少動脈阻塞和微細血管病變的發生
- 控制高血壓:高血壓加速動脈硬化的進程,需被嚴格控制
足部護理:下肢血液供應不足,腳部一旦有輕微損傷,便能引致嚴重潰爛- 切忌燙傷,不應用過熱的水洗腳或使用熱水袋
- 切忌暴露於過冷的環境
- 避免接觸強烈化學劑
- 避免腳部過份乾燥而導致皮膚破裂
- 無論在室內或室外,不可赤腳行走
- 避免穿著太緊的鞋和襪
- 保持腳部乾爽清潔
- 每天檢查足部,如發現損傷或感染,便應諮詢醫護人員,及早治療
- 腳甲有保護腳趾的功用,應平剪趾甲
- 切勿自行修剪雞眼或胼胝 (枕)以免足部受損及感染
步行運動治療 (Programmed walking exercise):- 步行運動對症狀和步行距離的改善同樣有助益。每次步行至缺血性疼痛接近最大程度(near-maximal pain)為止,然後稍作休息至疼痛減退,接著再重複步行。這運動與休息的循環訓練每次須持續最少30分鐘,訓練每週至少三次。運動不需過劇,但應持續有恆
服用抗血小板劑:- 阿司匹靈已被證實可以減少心肌梗塞及缺血性中風的發生,亦可降低血管繞道手術後「血管移植」(graft)再阻塞的可能性。
-
血管重建手術治療
- 適用於病情嚴重的情況,以增加血液供應,減輕症狀,加快潰瘍愈合,避免壞疽惡化。
- 血管成形術/通波仔(Angioplasty) :適用於局部的血管狹窄,在X-光監察下將一條附有氣囊的導管放入狹窄的部位,再將氣囊充氣,使收窄的部位再度擴張。
- 管內支架術(Stenting):透過導管將支架植入血管內,以維持管道暢通。
- 動脈內膜切除術(Endarterectomy) :將病患的血管切開,取出阻塞血管內腔的硬塊,然後將切口縫合。
- 血管繞道手術/搭撟(旁路移植術Bypass):透過植入管道(「自體靜脈」或「人工血管」),令血液能繞道通往阻塞處的遠端。對嚴重及有多處狹窄的阻塞病,繞道手術是治療的首選。
- 適用於病情嚴重的情況,以增加血液供應,減輕症狀,加快潰瘍愈合,避免壞疽惡化。
糖尿足?
為什麼糖尿病者腳部會潰爛?
糖尿病影響廣泛,引發的併發症有:
- 神經末梢病變
- 導致足部肌肉萎縮,足部變形,壓力分佈不均,引起足部潰瘍。
- 導致足部感覺遲鈍,喪失自然反應,以致容易受傷。
- 視網膜病變
- 導影響視力,加上痛覺遲鈍,患者不易察覺足部受傷,延遲治理。
- 血管硬化
- 導致下肢血液供應不足,遠端的缺血程度更為嚴重,足部一旦受傷,便難癒合,繼而引發感染。另糖尿病患者對細菌的抵抗力尢其薄弱,加快感染蔓延,迅速造成足部廣泛的組織壞死。
糖尿足患者怎樣避免截肢?
糖尿病影響廣泛,引發的併發症有:
- 預防定必勝於治療,積極控制血糖,可減低併發症的發生。並須謹記足部護理的措施,避免足部損傷。若足部一旦受損,便應儘快對下肢的血流量作出「無創評估」。
- 確診為下肢缺血的患者,保守療法一般是起不了作用的。所以患者須及早接受「血管重建手術」,避免足部組織廣泛壞死,造成不必要的痛苦,甚至導致截肢。
- 高年齡及糖尿病患者普遍被誤以為是不適宜接受血管手術,但數據顯示,耽誤手術才是最終需要進行截肢的原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