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Central Vascular Clinic | 趙啟明醫生醫務所 Dr. Leo K.M. CHIU |
| |
|
|
|
| |
「血液透析」洗腎是什麼?
- 腎臟功能是清除新陳代謝物、維持體內化學物質和水份的平衡。腎衰竭患者需採用俗稱洗腎的「血液透析」技術清潔血液,取代腎臟的功能。將血液引入透析機,經過淨化,再將清潔的血液送回體內。
血管通路是什麼?
- 為確保腎病患者的生活質素,血液透析需要每星期進行最少兩至三次,所以要建立一個可靠並能被重複穿刺、且血流量夠高的引血通路供血液透析。
血管通路有甚麼選擇?
- 血管通路分為長期用的動靜脈廔管 (AVF) 和人工血管通路(AVG) ,以及 暫時用的「血液透析」導管。
長期用的「血液透析」血管通路
1. 動靜脈廔管 (AVF)
- 手術大約一個半小時,一般可在局部麻醉下進行。手術前利用超聲波儀器挑選適合的上肢淺層靜脈,再將手腕或手肘部份的動脈和靜脈作直接吻合。手術後等六至八個星期後,淺層靜脈因應動脈的較高血壓和較大的血流量而變厚及粗大,血流量和廔管內壓亦相應提高,才可以使用。腎功能衰退的病人如預計將需要進行血液透析,應儘早接受動靜脈廔管手術,以免在急需洗腎時,廔管還未成熟,而要接受大靜脈插管的痛苦和危險。
2. 動靜脈人工血管通路(AVG)
- 於皮下植入人工血管連接動脈及深層靜脈。這段人工血管和週遭的組織癒合後,便可作為血液透析的通路。 由於人工血管缺乏自然癒合、抗感染及抗血液凝結等能力,故僅是長期血液透析通路的次選。
暫時用的「血液透析」導管 (Permcath)
- 是一條埋藏在皮下一段距離才進入中心靜脈的軟質導管,可以置放數月甚至數年。因為只是部分植入,有一段導管是露在人體外,終究不是永久的辦法。
應用範圍
- 急切需要進行洗腎,但是來不及建立洗腎通路
- 等待新建的洗腎通路成熟時,可以先用導管來進行透析
- 身體狀況差,血壓不穩,無法支持洗腎通路
- 上肢動脈閉塞,血壓不足以支持洗腎通路
- 多次血管通路手術失敗後,已經不能在上肢找到適合的靜脈再作血管通路
- 洗腎導管優點
- 即插即用,不用等待成熟
- 血流較不受血壓高低的影響
- 洗腎導管缺點
- 導管部分露在身體外,有感染的風險
- 影響外觀及有礙日常生活,如不方便洗澡
如何選擇血管通路?
- 動靜脈廔管是由自身的血管所構成,優點是穿刺後自然癒合較快,感染及血液凝結而導致閉塞的機會較低,是長期血液透析通路的首選。
- 如病人的淺層靜脈口徑過小、硬化或狹窄便不適合作直接動靜脈吻合,才需要植入人工血管。
- 急切需要進行洗腎,但是來不及建立洗腎通路,便需要插入「血液透析」導管。即時使用用,不用等待通路成熟。
血管通路手術後護理:
- 手術後需服用止痛藥
- 平躺時,在手臂下墊枕頭,以幫助消腫
- 避免壓迫透析通路,防礙血液流動
- 傷區有紗布覆蓋,應保持清潔乾爽,不宜自行揭開或弄污
- 手術部位可能有腫脹或瘀傷的現象,在幾天至數星期便漸漸消散
- 若體溫高於攝氏38度,傷區有紅、腫、熱、痛或滲液流出等,便應儘快覆診
- 傷口大約會在一至兩星期後完全癒合,手術後約7至14天拆線
- 腫脹消退後,可觸覺到管內血液流動時的震動,以監察管內血流是否暢順
- 拆線後可作手掌擠壓橡皮球的運動, 以加速洗腎廔管的成熟
- 定期檢查以保持「血液透析」通路長久暢通
- 使用一段時間後,通路可能會出現狹窄的情況,應在栓塞之前及早發現加以治療。利用血管造影找出狹窄處,以外科手術或腔內手術把狹窄位修補,恢復正常功能。
併發症
- 傷口感染
- 傷區積血
- 遠端靜脈内腔壓力增加,導致水腫
|
|
|
|
|
|